8月行至中旬,猪价再刷年内高点。据监测,8月1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站上21元/公斤,较6月下旬累计上涨19%,与年初相比涨幅高达56%,自繁自养与外购仔猪模式头均盈利已达700—800元,部分大肥猪出栏利润更是突破千元大关,“最强猪周期”锋芒毕露。
供给端“断档”兑现。去年四季度能繁母猪持续去化,直接造成8月适重标猪及中大猪存栏显著收缩,南北产区普遍反映“缺猪”。
成本端“减负”托底。玉米、豆粕价格下行带动造肉成本下降,压栏风险骤降,养殖端惜售情绪浓厚。
需求端“旺季预热”。立秋之后,贴秋膘消费及学校开学备货同步启动,市场对“金九”行情预期升温,集团场缩量拉涨意愿强烈。
多重利好叠加下,屠宰企业普遍面临“猪源紧张、竞标提价”的被动局面,推动猪价逆势冲高。
高利润或撬动产能释放。散户与规模场出栏节奏随时有可能加快,供应增量预期正在累积。
高价抑制消费。目前零售端猪肉已逼近18元/斤,与牛羊肉价差收窄,替代品消费抬头,白条走货速度放缓,终端对高价承接力存疑。
综合来看,在集团场缩量挺价与终端消费博弈的夹缝中,短期猪价仍偏强运行,但高位回调风险正在加大。后市需紧盯规模企业出栏节奏及终端白条成交情况,一旦供应端出现松动,猪价或迎来阶段性回调。
8月中旬,猪价由涨转跌。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报13.82元/公斤,较昨日微跌0.06%,三大品种全线%;土杂13.15元/公斤,跌0.10%。当前市场呈现“猪多、钱少、天热”三重压力。一方面,规模场与散户出栏节奏正常,猪源整体充裕;另一方面,持续高温抑制终端消费,白条走货缓慢,屠宰企业普遍缩量开工,订单量连续下滑,“供强需弱”格局凸显。业内预计,8月中上旬若无突发性利好,猪价仍将以弱势震荡为主,短期下行压力尚未解除。
今日全国鸡蛋价格整体上扬,主产区均价普遍上涨0.30—0.40元/公斤。山东主流批发价5.99元/公斤,较昨日上调0.33元;河北涨至5.92元/公斤,单日涨幅0.35元;北京市场涨幅最大,报6.50元/公斤,上涨0.42元;广东暂稳于6.60元/公斤,与昨日持平。
尽管产区供应仍显充裕,但贸易环节走货已出现好转迹象。距离中秋不足一月,食品厂礼盒及烘焙原料采购陆续启动;与此同时,大中专院校将于下旬集中开学,食堂备货需求同步释放,预计后期需求端将持续升温,对蛋价形成坚实支撑。业内普遍判断,短期蛋价仍将保持小幅、温和上行态势。
今日白羽肉鸡苗价格全线上涨。山东大厂主流报价3.25元/羽,单日涨幅0.24元;辽宁报3.74元/羽,上涨0.27元。随着中秋、国庆双节出栏窗口临近,养殖户补栏情绪升温,8月苗源已基本被龙头及中大型一条龙企业“包圆”,排单量普遍超过计划产能的90%,供应端紧俏对苗价形成强支撑。业内普遍判断,8月苗价仍有0.2~0.3元/羽的抬升空间。
白羽肉毛鸡价格暂稳。山东棚前主流7.17元/公斤、辽宁7.31元/公斤,均与昨日持平;主销区江苏微涨0.03元至8.40元/公斤。当前出栏毛鸡对应前期低补栏,整体可出栏量仍处阶段低位,屠企压价动作虽频繁,但底部支撑较硬。不过,若终端分割品走货持续低迷、屠宰亏损扩大,毛鸡仍有回调风险,短期或以稳中小幅波动为主。
淘汰蛋毛鸡市场“有价无市”。鸡蛋行情高位震荡,养殖端延淘情绪浓,山东、江苏、辽宁三地主流报价11.80~12.40元/公斤,均与昨日持平,可淘汰鸡源持续偏紧。中秋食品厂备货已启动,对淘汰鸡需求略有增量,预计短期价格将保持高位窄幅整理,难有大跌空间。
今日国内粕类现货整体小幅抬升:沿海豆粕主流报价2910–3000元/吨,日内上涨10–30元;东莞菜粕跟涨30元至2620元/吨。盘面方面,上周五连粕高开高走,菜粕因资金移仓及水产旺季需求而领涨,豆粕被动跟涨。美豆止跌、资金移仓及水产旺季对菜粕需求旺盛,叠加进口菜籽到港预期减少,为盘面提供反弹窗口。国内进口大豆到港充裕,油厂开机率保持高位,豆粕库存连续四周累积,现货端供给压力仍大,限制涨幅。美豆天气窗口逐渐关闭,优良率保持高位强化丰产预期;而中美关税协议悬而未决,在高关税背景下,新作美豆难以流入中国,四季度国内大豆供给存在缺口隐忧,市场对“库存拐点”提前交易,令国内粕类相对外盘更抗跌。综合看来,短期现货或延续“小步慢涨”,但高库存仍压制上行空间;期货端在供给缺口预期未证伪前,预计维持“强于美豆”的震荡偏强走势。操作上,关注油厂开机节奏及8月下旬美豆定产报告指引。
豆粕:今日沿海主流油厂报价普降10–20元/吨,区间2800–2890元/吨,华南略低、华东略高。高开机率叠加终端提货平稳,港口及油厂豆粕库存继续累积,现货端承压。
菜粕:东莞一口价上调10元至2530元/吨,主要因华南水产料刚需补库及可交割货源偏紧,短线表现强于豆粕。
豆粕9月合约录得“四连阳”,期价重心抬升至2900上方,走势明显强于美盘;
资金逻辑:市场提前博弈四季度进口大豆潜在缺口,远月贴水给予多头安全边际。
‑ 7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维持900万吨以上,油厂压榨量高位运行,现货供给压力短期难消;
‑ 四季度采购缺口约500–600万吨,进口商观望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若美西新作升贴水或运费出现变化,采购节奏可能后移。
‑ 美豆主产区墒情良好,优良率保持高位,丰产预期强化,CBOT11月合约回落至1200美分下方;
‑ 巴西农户销售近尾声,8月出口装船预计下降,全球大豆供应边际收紧的时点或推迟至9月以后。
短线:高库存压制现货,但盘面已提前反映利空,基差继续走弱空间存在限制;豆粕期价2800–2950区间震荡对待。
中线:若四季度采购缺口确认且美豆生长期天气无新风险,国内远月合约抗跌属性增强,关注9–1正套及11月美豆天气市对连粕的传导。
3、从“没人要”到“买不到” 白羽鸡苗一个月上涨180% 峰回路转还是昙花一现?
7、农业农村部:7月第5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4.66元/公斤 比前一周下跌1.3% 同比下跌24.5%
近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公布广西第四、五批通过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MP)首次检查企业名单,我市广西浔州食品有限公司、广西贵港市鑫炎食品有限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榜上有名。
广西浔州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由广西农垦绿色食品集团与桂平产投集团共同控股,总投资1亿元,设计年屠宰能力50万头。广西贵港市鑫炎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约5500万元,设计年屠宰能力为30万头。截至目前,贵港市共有4家屠宰企业通过GMP检查,占全区通过GMP检查企业的19%,排名全区第二。
近年来,我市始终致力于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的创建工作,已有扬翔、温氏、史记、汉世伟、农垦西江等养殖企业取得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小区资质。截至目前,我市通过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8个;自治区星级净化场、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等33个,共通过各类动物疫病净化场41个,动物疫病净化业绩居广西前列。
2025年7月30日—31日,武宣县农业农村局与武宣生态环境局组织一支由31人(其中员26人)组成的工作队,深入该县10个乡镇开展“服务实体经济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政策宣讲培训”活动。此次活动得到武宣县乡镇党委、武宣县博盛农机合作社党支部等党组织的全力支持,共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养殖场散户、专业户、村民198人。培训前,26名党员志愿者向参加培训人员分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明白纸》《禁停用兽药名录》《广西农机安全宣传画册》等宣传资料594份。
培训会上,农业专家和环保专家向养殖户分析和讲解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大家探索有效落实污染防治的措施,掌握提高粪污利用效率的方法,知晓畜禽业健康绿色发展有关法律和法规。培训结束后,农业技术员和养殖户进行互动,技术员耐心地向服务对象解答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难题。
通过部门联合开展宣讲和培训活动,使农村畜禽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和安全养殖意识逐渐增强,有效推动解决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难点、痛点、堵点,同时拓展县直机关的党建联合体建设工作,党建赋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