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游戏
bob游戏

二维码

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贵阳贵安:多元产业加速跑 夯实三农“基本盘”

来源:bob游戏    发布时间:2025-11-18 21:17:39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坚定不移围绕市委“12345”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山地都市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74.63亿元,同比增长4.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74.86亿元,增长5.0%。农业经济的稳健运行,不仅让“压舱石”作用持续巩固,更在保障民生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立冬过后,寒意渐浓。走进开阳县禾丰乡王车村,贵州穗满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菌棚里,大球盖菇、羊肚菌、平菇长势喜人,绘就了一幅村民增收的“冬忙图”。近年来,王车村积极推动农业产业体系调整,全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引进穗满仓公司规模化种植大球盖菇120亩、羊肚菌50亩、平菇3万棒,初步形成以食用菌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布局。

  “我们通过科学种植、标准化管理,不仅提升了菌菇的品质和产量,还为村里解决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公司负责的人介绍。不少村民经过培训后,参与到菌种培育、田间管理、采收包装等环节,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增收。

  与此同时,在清镇市流长乡兴隆村,另一番丰收景象正在上演。冬日暖阳透过温室棚顶,洒在一排排翠绿的番茄植株上。红润饱满的小番茄如灯笼般垂挂枝头。

  “温差大、糖分足,我们的小番茄格外甜。”贵州晶益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峰介绍,基地采用生物种植技术,施用大豆发酵液等有机肥料,使果实中可溶性糖、矿物质、维生素C等含量达到普通番茄的2至3倍。今年种植的144亩串收小番茄,预计总产量达75万公斤,产值约600万元。这些精品小番茄将通过冷链物流,及时直达大湾区的商超和高端水果店,成为港澳市民餐桌上的美味珍品。

  货车满载着一箱箱高原小番茄驶向远方,也载着村民们的致富希望。今年前三季度,贵阳贵安蔬菜累计种植培养面积173万亩(次),产量275万吨,分别同比增加2.17%、3.34%。食用菌累计种植培养面积2.46万亩,产量5万吨,同比增加6.34%、13.1%。据悉,下一步,贵阳贵安将按照“稳面积、调结构、提单产”的发展思路,强化项目谋划、强化品种结构调优、强化技术服务、强化经营主体培育、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抓好秋冬蔬菜种植,预计全年贵阳贵安完成完成蔬菜种植培养面积215万亩(次),产量350万吨,食用菌3万亩,产量6.8万吨,持续交出亮眼成绩单。

  清晨,清镇市站街镇平堡村在阵阵清脆的鸡鸣中苏醒。走进该村的集体肉鸡养殖基地,现代化标准鸡舍内温暖如春,上万羽毛色光亮、精神抖擞的肉鸡正在自动化食槽前争相啄食。

  “这个项目是枫渔社区和平堡村‘飞地’合作、优势互补的成果。”站街镇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该项目投入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建成4900平方米的现代化鸡舍,今年8月20日,首批5万羽鸡苗顺利入驻,预计12月下旬即可出栏,年产值预计可达100万元。据悉,站街镇今年新建了平堡村、林歹村、龙源村3个村集体鸡舍,全面完工后,全镇肉鸡养殖总面积突破41.8万平方米,预计年出栏1200万羽、产值达6亿元。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以清镇、息烽为核心产区,依托温氏、德康、大兴伟业等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和“公司+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了肉鸡产业的快速崛起。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肉鸡养殖圈舍面积168万平方米,形成年出栏5000万羽的强大产能,市域内家禽养殖主体数量达到1533家。

  肉鸡产业的成功实践只是贵阳贵安生态畜牧产业蒸蒸日上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贵阳贵安聚焦绿色化、规模化、设施化,以保供给、提产能、延链条、促增收为发展目标,不仅打造了清镇、息烽千万羽肉鸡大县,还依托富之源、德康等链主企业,构建“大企带千场、千场带万户”联动养殖体系,打造以开阳、修文为重点的百万头生猪产业带。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存栏92.4万头,出栏87.44万头;家禽存栏1400.1万羽,出栏2628.61万羽;猪牛羊禽“四肉”产量完成13.47万吨;禽蛋产量1.96万吨;奶产量完成1.91万吨。下一步,贵阳贵安将持续巩固生猪、肉鸡产能基础,加快蛋鸡、肉牛产业布局,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全产业链融合,强化品牌建设与精深加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畜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初冬的观山湖区金华镇翁井村,在贵州翁井沁心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室内水产养殖基地内,12个大型圆形养殖桶有序排列,成群的鲈鱼和特色品种乌苏里拟鲿在其中自在游弋。养殖员正沿着池边缓缓投喂饵料,仔仔细细地观察着鱼群的摄食和活动情况。

  “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全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公司负责的人介绍:“通过精准控温系统,配合高效的循环水处理、紫外线杀菌设备和水质监测,为鱼类营造了一个近乎理想的生长环境。”从6月底投放鱼苗至今,鲈鱼长势良好,乌苏里拟鲿也已达上市要求,待达到售卖条件便可实现从鱼池直达餐桌。

  而在另一边的息烽县鹿窝镇老窝村,江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的养殖池内,数万尾鲈鱼正在舒适的水环境中自在生长。池畔,一台自动投料机正在匀速运转,将颗粒均匀的饲料精准地抛撒在预定水域。

  “得益于优质的水源和科学的管理,我们的鲈鱼肉质紧实、风味独特,今年8月,还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这为息烽鲈鱼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司负责人胡义旭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基地产量已达25万公斤,全年产值预计突破1500万元。

  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切身的实惠。老窝村将100万元村集体扶持资金入股公司,每年可获得稳定分红11万元,基地还常年吸纳周边群众300余人次就业。

  各地水产品的陆续上市,反映出贵阳贵安生态渔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迈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5804吨,同比增长12.15%,水产品市场保供自给率提升至21.7%,已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率,预计今年总产量将突破7000吨。据悉,下一步,贵阳贵安将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山塘水库养殖、设施渔业发展、种业提升和技术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生态渔业产业实现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转型升级。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前三季度,贵阳贵安农业产业交出的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为全市经济大盘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更在保障初级产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发挥了全方位、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展望前路,任重道远。下一步,贵阳贵安将进一步强化项目驱动、科技赋能、主体培育和政策保障,持续推动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全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和现代山地都市高效农业产业体系,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能致富、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

Copyright © bob游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