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也祝愿一切的晚年朋友,健康快乐,春辉永绽。沧桑父执怅然过,笑傲风雨度百年!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咱们迎来祖国76华诞。一点一滴的美好,汇成一个国家的巨大;一个个细小的改动,记录着行进的脚步。
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关于国庆节的回想,发黄的相片、精彩的往事、胶片中的背影,历经父执,款款显现,鲜活而温馨。
相同的国庆节,不相同的年代回想,咱们摘录了部分网友的相片和故事,听他们畅谈日子的改变,感触身边的美好,从他们日子的变迁见证祖国的快速展开。
小时候,村里没有水泥公路、没有客运班车,想看国庆节热烈局面有必要去县里,而国庆期间也是农忙时节,天还未亮全家人便已在稻田里繁忙,一向到太阳下山。国庆节的热烈关于那时候的我仅仅心中的期盼和念想。
现在我长大成年,家园通过多年展开,变了大容貌,水泥公路通到村里家家户户门口,客运轿车从我家门口通过;不少家庭买了小轿车,想进城随意什么时刻都能开车去;收割由灵敏高效的收割机操作,不再是功率低下的全家总动员;从田里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或进城务工或本地创业作业,日子愈加面子而有滋味儿。跟着文明下乡等活动的展开,国庆节的热烈近在咫尺。村里老人们说,今日的日子天天都是国庆节。
1990年代,每当国庆节,母亲都会给咱们做一盘腌菜炒肉,黄澄澄的腌菜裹着亮闪闪的肉片,这是那个年代国庆节独有的佳品。
2008年,我外出肄业的第一个假日就是国庆节,回到家里,一家四口围坐在新盖的四层小楼里,餐桌上摆着母亲擅长的红烧肉和父亲精心制作的油焖大虾、清蒸扇贝、烧鸡…… 荤菜成了过节餐桌上的主角,父亲拿出红酒,一家人把酒言欢。
2017年,家里的餐桌上绿色蔬菜逐渐的变多,母亲买菜留意起荤素调配,商场里农人自己种的土菜、养殖的土鸡土鸭成了母亲菜篮子里的“常客”。母亲拿着ipad在厨房学起了煲汤,党参鸡汤、黄花菜肉饼汤、冰糖炖银耳…… 家常饭吃得又饱又好又健康。我家的小餐桌折射了国民经济的大展开,咱们感谢这个年代,更感谢咱们的国家。
国庆节是咱们一家三代聚会的温暖时刻,多年来,每当国庆节爷爷就会为咱们叙述祖国当年的困难父执,父亲向咱们慨叹祖国的繁荣昌盛,咱们小一辈则因自己的热心和信仰而为祖国喝彩。现在我已为人父,我也将承担起向下一代叙述和传承祖国光辉前史的职责,党的领导、国力的强盛、公民的美好,让咱们有满足的理由一向自豪下去。
回想中的国庆节,都是一家人从天南海北赶回来热热烈闹聚在一同。前些年,跟着咱们日子水平的进步,各家总要轮番组织,聚餐的“层次”也逐渐变得高。
上一年,爷爷把咱们叫到老家,咱们一同谈天话家常,热热烈闹地过了一个国庆节。形象特别深入的是爷爷说的一句话:年年跑外面大饭店里吃,吃个什么劲,咱们在家里热热烈闹地过个节,呼应党中央勤俭节约的召唤,才是真实的“国庆”哦。
1994年的国庆节,我在读小学,最快乐的就是和小伙伴去县城买书,记住那时走12公里的山路,在书店里看到喜欢的书时,一点都不觉得累;
深深感动,自己的一步步生长、公民群众日子的逐渐的提高,离不开祖国的逐渐强壮,祝愿亲爱的祖国繁荣昌盛、安居乐业。
铁路网络畅通无阻,拉近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村庄之间的间隔,拉动了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社会经济大展开。
我爸爸妈妈1980年相恋,到1981年10月1日才挂号成婚,我问他们为何要等到来年国庆节才成婚?
爸爸妈妈答复:“能在国庆节这个好日子挂号成婚,很有含义,多自豪啊。咱们早就约好,必定要和国家的好日子一同双喜临门。”
就这样国家的喜事和爸爸妈妈的喜事交错一同,这张“永久的留念”就是爸爸妈妈那天成婚挂号后的留影。翻看老相片,既是回想美好,又是慨叹父执,现在国家益发繁荣富强,也期望爸爸妈妈安全喜乐。
我与爱人是2011年国庆节成婚的,由于我俩都在城镇作业,其时正赶上土地确权作业,任务重、时刻紧,新婚第二天,咱们就各自到田间地头勾田画图了,原方案去北京过国庆节的蜜月方案也失败。
2016年的国庆节,咱们总算完成了去北京看看的希望,完成了一次迟到的蜜月旅行。国庆节那天,我和爱人一早便来到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响起,咱们仰视国旗、高唱国歌,那一刻,我更清晰了肩上的职责和担任。